您現在所在位置:
首頁 > 家庭教育

學習壓力的驟然增加,在學校與同學相處的不融洽,回到家里,想與爸媽傾訴溝通,爸媽卻太過忙碌,忽視了兒子。在這些壓力下,小君一天一天的沉寂下來……后來弟弟的出生,一下子吸引了爸媽的全部的注意力,爸爸媽媽整天圍著剛出生的弟弟轉。內心郁結的小君認為父母不再愛自己,只愛弟弟,雖然弟弟也很可愛是親人,但在小君的內心深處,對這一切很不滿。小君在學校是住讀,而因為他的沉郁,小君被整個宿舍的人排擠,宿舍里的人就不跟他說話。沒到放假,其他同學都是成群結伴的,只有小君形單影只......這讓本就敏感脆弱的少年的內心蒙上了更多了陰影。
終于有一天,少年爆發(fā)了!他不再去學校,不再去上課,他承受不了卻也改變不了這種痛苦的現狀。少年決定用逃避來解決。小君整日呆在家里,卻又坐立不安。感覺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來勁,覺得什么都沒有意思,說的話一天比一天少......小君父母也是一天比一天憂心,萬般無奈下,帶著小君去了武漢的專門醫(yī)院。小君被診斷為輕微抑郁癥,帶著醫(yī)生的囑托和幾個療程的藥,一家人沉重的離開了醫(yī)院......
進入翔鵬教育基地最開始,他對身邊的人很是防備,內心細膩而敏感,極少與大家交流。基地所有教官老師和同學們都用實際行動,用愛心關心去感化他。每天對他噓寒問暖,陪他一起過生日、訓練、學習、勞動,每天督促他吃藥,晚上做噩夢了陪在他身邊。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調整好了之后,心理老師針對他專門開了課程,教官也為了他準備了專門的針對性訓練。漸漸的,小君的心門打開了,開始學會接納他人。兩個月后小君父母帶著小君弟弟來基地看他,小君敞開心扉,和家人溝通了自己內心的想法。現在小君已經回歸學校。
青少年抑郁癥是現在一種常發(fā)的心理疾病,對于如何預防它的發(fā)生,社會各界已經有了很多共同的認識。但是我們認為,更重要的是,要用愛心關心和時間才能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