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縣155所學校實現法治宣講全覆蓋
湖北羅田:引入社會力量共同推進法治進校園
“同學們,為什么要自覺守法?如何遵紀守法?”“做壞事會受懲罰。”“要學習法律法規。”近日,在湖北省羅田縣希望小學,該校法治副校長、羅田縣檢察院檢察長汪輝,副檢察長閆金洲攜手武漢翔鵬教育學校的教學團隊,講述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。
羅田縣希望小學是湖北省第一所希望小學,也是全國第四所希望小學。今年10月,羅田縣檢察院探索借助社會專業力量為學生講法治課,該校是首批20所試點學校之一。
兩個未檢新兵壓力山大
155所學校,1個未檢辦案團隊,是羅田縣檢察院開展法治進校園工作面臨的現狀。
2019年,羅田縣檢察院在進行內設機構改革的同時,就在第一檢察部內組建了未檢辦案團隊,由員額檢察官王丹擔任團隊負責人,檢察官助理方金炯輔助辦案。面臨落實“捕、訴、監、防、教”一體化履職,聯動多部門和社會支持力量推動未成年人保護綜合治理的艱巨任務,兩人倍感責任重大,而實現法治進校園“全覆蓋”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。
兩個未檢“新兵”,首先要解決“講什么”和“怎么講”的問題。盡管之前的未檢工作已有一定基礎,但是涉未成年人的犯罪趨勢有新變化,學校也有新的法治需求,不可能“坐吃老本”。該院分管未檢工作的副檢察長閆金洲先聯系到省、市檢察院未檢業務條線檢察官,找到了一些優秀普法短視頻等素材。緊接著,王丹和方金炯在“檢答網”上發現了許多涉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、典型案例、新型案例。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,兩人綜合考慮學校需求,結合辦理未檢案件的經驗和思考,制作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法治課程。
但她們又面臨新的問題:這么多學校,法治宣講怎么做到全覆蓋?不妨換個思路,組織教師代表進行法治知識培訓,再通過老師帶動學生提升法治意識,事半功倍。
恰逢最高檢制發“一號檢察建議”一周年之際,該院聯合羅田縣婦聯和縣教育局組織開展“關愛女孩快樂成長”安全教育法治培訓。各鄉鎮中心學校分管領導和完小及以上中小學校、幼兒園的老師代表等共計400余人參加培訓,將校園安全等法治知識帶回了校園。
“傳幫帶”提升法治課質效
“上次培訓結束后,老師們也會講授法治知識,但你們講課有PPT、小視頻,更生動有趣,學生們會更愛聽。”有學校向王丹反饋道。
結合孩子需要,王丹迅速收集整理了一批精品課程,內容包含針對校園暴力的預防與自護、毒品犯罪預防、網絡犯罪預防等法治知識。同時,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,設計了差異性的課件內容。隨后,王丹將刻錄了精品課程的光盤贈送給羅田縣教育局,由該局分發至各個學校。
“法律知識專業性很強,對于學生的提問,有的老師把握不準,不敢答也不會答,導致法治宣講效果大打折扣。”不久,王丹又收到了學校的反饋。
“法治宣講不止是未檢辦案團隊的工作,全院上下都應該協力推動。”了解到未檢辦案團隊的困難,該院領導帶頭進校園上講臺,并鼓勵青年干警講授法治課,很快就組建了一支精干的法治宣講隊伍。
建成了隊伍,“傳幫帶”也要跟上。有過未檢工作經驗的是“師父”,講課受歡迎的也是“師父”,“師父”要對宣講課件審核把關、作出指導,還要對法治課程講授效果作出評價、提出建議。在該機制引領下,僅2020年下半年,該院就組織開展了66次法治進校園活動,法治宣講效果受到多方好評。
引入社會專業力量擴大法治宣講團隊
“他對我做了書上說不能做的事。”在一起猥褻未成年人案件中,被害人事發后主動將經過告知母親,母親及時報警。未檢辦案團隊第一時間介入該案,讓被告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。該案中,被害人所說的書,就是法治進校園的宣講資料。
在另一起涉案人數眾多的妨害信用卡管理案的辦理過程中,檢察官發現不少學生因為法治宣講知曉了販賣銀行卡、手機卡的后果,學會抵制不法分子的誘惑,一些學生還將學到的法治知識傳播給了親戚朋友。
類似的幾起案件,讓羅田縣檢察院檢察官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法治進校園意義深遠。為進一步提升法治宣講效果,閆金洲帶領未檢團隊探索借助社會專業力量開展法治宣講試點工作,經過多輪考察溝通后,聯系到了武漢翔鵬教育學校。該校選派有教育學、心理學、法學等背景的教學團隊前往羅田,為試點學校開展法治宣講。
社會專業力量的助力,極大提升了法治進校園的質效。整整一周,閆金洲帶領宣講團隊前往11個鄉鎮,為20所學校1萬余名師生宣講了法治知識,開展了近百余次法律咨詢和心理輔導。